18.5.09

為何對金玲妹妹太殘忍了?

金玲妹妹很懂事,一個中學生,很能體察現實生活的點滴,安身立命,知所進退。

她和媽媽相依為命,領取綜援,但她們沒有自暴自棄,自我矮化,反而更加珍惜綜援是一種幫助她們「改變」的力量,並非一種刻記和恥辱。金玲很強調「改變」二字,她今天領取綜援,但憑這分社會補助,她有了基本的生活和改變的根基,接下來她就要憑這生活的根基去改變自己,只有「改變」才能脫離窘困。她希望能改變自己,但不求豐厚的名利,只求過沒有生存壓逼的生活。我們想想看,自己或環境沒有改變,總是原地踏步,對社會充滿怨懟,這些人能改變甚麼?「改變」是社會工作一門核心的助人哲學,這種哲學,在金玲妹妹身上充分體現出來。

綜援在金玲母女身上充分發揮了社會功能,但是,有些人總是認為,金玲妹妹有很多似乎不是一個綜援戶所能負擔得起的物品,例如有漂亮的相機、電話、LCD電腦屏幕,衣著也很光鮮;又有些人認為,金玲設計的帽子有侵犯版權的嫌疑,社會不應過分褒揚她的乖巧孝順。

我自己非常不認同這些觀點。我想,綜援戶也有他們的生活需要,只要是她們能負擔或用各種省儉的方法取得,為甚麼她們不能夠享用?綜援戶不是清教徒,以為綜援戶必須一貧如洗,每事每物都是用最廉價最落伍的,這本身就有一種sterotype的負面意識形態,但這種想當然的想法根本落伍守舊。這些批評沒有認識到綜援的實質功能和意義。

金玲的帽子可能侵犯版權了,但是,她其實也很在意別人這樣指摘她,她也確曾去信有關公司和知識產權署要求澄清版權問題。無論如何,如果有人恬不知恥刻意犯案,這人必受社會譴責;但金玲是這樣的例子嗎?顯然不是。她知道有版權的問題,她知道要避嫌。她也只是一位十五歲的中學生,想出了一個好主意,充滿志氣和「稚氣」,不知成人世界的許多規規條條,對這麼一位用心又良善的妹妹,苛刻的指摘,社會又於心何忍呢?

這裏祝福金玲妹妹不要放棄,勇往直前。見到一個天真瀾漫的人在社會努力奮發,實在很高興。

2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我也是看了你的blog才知道金玲的事件,她的事例正好反映了現行綜援制度的問題,現時的綜援是救濟性的,所以只是應付基本需求,儘管你寧願少吃一點,去買較好的衣服,在這套福利觀念也是不容許的,因為這筆錢是給你濟急的,不是給你花的。這與外國社會保障金的概念完全不一樣,外國是你應得的,妳拿去做什麼是閣下的事,自然沒有什麼污名化、標籤化的問題,本港綜援是一個懶惰的制度,只是方便官僚,害了有志氣的人,本港社工團體應該多做點事,不是一天到晚就是要同工同酬,吵得人心也煩了。

☆ SUPEREGO ☆ 說...

為喚醒社區人士拒絕標籤綜援人士,去SOCO實習記得用社會工作手法發起「綜援官僚化覺醒運動」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