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5.09

重讀林海雪原

第一本買的革命歷史小說《林海雪原》是九六年在南京買的。

那時是中文系二年級的學生,對中國和中華文化有很濃烈的鄉土情懷,覺得祖國的一切都與自己有一脈相承的關係,即使是窮鄉僻壤也是好的,即使是落伍的城鎮也是好的,就是我被殖民太久了,心裏就很想尋根,而且覺得共產黨和中國近當代發展的這段關係很吸引,有強烈的消融的欲望。當時對共產黨的認識很淺,而且偏向負面,不過,幾部革命歷史小說,卻很吸引。有一位老師說她小時候讀這些小說津津有味,數百頁一部很快就啃完,是兒時的好讀物。

同年跟兩位朋友開始北京至蘇州的旅程,途經南京,《林海雪原》就在抵南京的第一天,路過一所新華書店買的。那時看小說的封面,覺得很有共產黨的樸素味道,就是親切憨厚沒有浮飾的那種風格,棕綠色一部厚厚的小說,抱在手裏覺得很實在,政治的激情全都在掌心綻放。作者曲波為《林海雪原》寫後記時提到:

「楊子榮同志之所以有這樣的大智大勇,我想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明。他在入黨宣誓的前夜曾這樣說:「天下的地主是一個媽,天下的窮人是一家,我老楊這條槍和我的 這條命,一定跟著黨打出一個共產主義社會來!要把階級剝削的根子挖淨,使它永不發芽,要把階級壓迫的種籽滅絕,使它斷子絕孫。」子榮同志就是這樣一個有堅 定的階級立場,又有著遠大的奮鬥理想的共產主義戰士,他對我們的階級事業赤膽忠心,生死置於度外。」

這種陳義遠大的政治理想和革命豪情,在廿一世紀的和平盛世,已經很難再聽到了。這是我們時代仍然需要的激情,這分激情令人羨慕。如何在平和的生活中不使自己失去了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鬥志,那是我們這一脫馬克思主義者的考驗。這正是《林海雪原》和它們同期產生的幾部革命歷史小說所留給我們的精神食糧,老一輩的先行者,以文藝的手腕,激勵今後的同志,我們仍要燃起改革的意志,不能鬆懈。

2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要建設共產主義社會,歷史已說明建國初期一步到位的方法是不可行的,當年陳獨秀提出先有成熟主義再行共產主義,被批右傾主義,現時歷史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,還是要先走先資本主義的路,數十年的光陰就這樣浪費了,為什麼這樣,並不是共產黨員的熱情不夠,革命理想不足,而是他們熱情太多,理性太少,只講理念,不講實際。無私的政治熱情是令人敬佩的,但這並不足夠,亦非單靠革命熱情就可以打造共產社會。林海雪原有其時代背景,現在讀還令人心潮起伏,但過去歷史的慘劇卻不斷告誡我們,這些政治熱情到達頂點,後遺症也相當大,革命時期需要的,不代表建國時期需要,老一輩要的,不代表新一代也要,堅定的信念、沉穩的政治熱情,做到這些,還庶幾近矣。

☆ SUPEREGO ☆ 說...

我認為應該這樣分析:

政治理想和務實政治不可缺一。中國的共產運動,由建國後至文革最為熱情,直至改革開放時又失去了熱情顯得過於務實(更常被說是走資了,只向錢看)。

用唯物辨證法分析,現在正是「否定的否定」時期,我們回過頭來,由務實反回我們最起先的政治熱情階段,但是,這分熱情是經歷過「務實的否定」的,熱情中不好的成分已在「否定」中被揚棄,今日這分熱情已是昇華了的熱情,而不再是昔日驕縱的共產理想。

我所指的熱情是這種熱情。